GB/T3280-2015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國家標準免費下載,由于文件過大請聯系廠家免費提供
18222771806
GB/T 3280-2015《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》是中國關于不銹鋼冷軋扁平材(鋼板和鋼帶)的核心國家標準。它規定了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的分類、代號、尺寸、外形、重量、技術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包裝、標志及質量證明書等內容。
以下是該標準的關鍵內容介紹:
標準基本信息:
標準號: GB/T 3280-2015
中文名稱: 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
英文名稱: Cold rolled stainless steel plates, sheets and strips
標準類型: 推薦性國家標準 (GB/T)
替代關系: 替代了 GB/T 3280-2007《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》。
發布日期: 2015年9月11日
實施日期: 2016年6月1日
發布部門: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、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(現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)
適用范圍:
標準適用于耐腐蝕不銹鋼冷軋寬鋼帶(寬度≥600mm)、冷軋窄鋼帶(寬度<600mm)、冷軋鋼板及其剪切制品(如縱切鋼帶)。
涵蓋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、家電、廚衛器具、電梯、醫療器械、化工設備、食品機械、汽車零部件、環保設備、軌道交通、能源裝備等眾多領域。
核心內容概述:
規范性引用文件: 列出了標準中引用的其他關鍵基礎標準,如不銹鋼牌號標準(GB/T 20878)、試驗方法標準(GB/T 228.1 拉伸, GB/T 232 彎曲, GB/T 4334 晶間腐蝕, GB/T 10125 鹽霧, GB/T 2975 取樣等)、尺寸測量標準(GB/T 8170 數值修約)等。理解本標準必須結合這些引用文件。
分類與牌號:
按組織特征分類: 標準覆蓋了主要的不銹鋼類型:
奧氏體型 (A): 如 12Cr18Ni9 (304), 06Cr19Ni10 (304L), 06Cr17Ni12Mo2 (316), 022Cr17Ni12Mo2 (316L) 等。最常見,耐蝕性好,無磁性,成型性好。
奧氏體-鐵素體型 (AF): 又稱雙相不銹鋼,如 022Cr23Ni5Mo3N (2205)。強度高,耐蝕性好(尤其耐氯化物應力腐蝕),焊接性好。
鐵素體型 (F): 如 06Cr13Al (405), 10Cr17 (430), 022Cr18Ti (439) 等。磁性,耐蝕性一般(優于碳鋼,弱于奧氏體),成型性尚可,成本較低。
馬氏體型 (M): 如 12Cr13 (410), 20Cr13 (420J1), 30Cr13 (420J2), 68Cr17 (440A) 等。可通過熱處理硬化,有磁性,強度硬度高,耐磨,耐蝕性相對較弱。
沉淀硬化型 (PH): 如 05Cr17Ni4Cu4Nb (17-4PH)。可通過熱處理獲得高強度和高硬度,同時保持一定的耐蝕性。
牌號表示: 采用統一數字代號(S+數字,如 S30408)和舊牌號(如 0Cr18Ni9)并列的方式,但新設計推薦使用統一數字代號。牌號對應的化學成分在 GB/T 20878 中規定。
尺寸、外形及允許偏差:
厚度: 規定了鋼板和鋼帶的厚度范圍(通常從 0.30mm 到 4.00mm 或更厚,具體取決于牌號和狀態)及其允許偏差(精度等級:普通精度 PT.A, 較高精度 PT.B)。偏差值隨厚度和寬度變化。
寬度: 規定了寬度范圍及其允許偏差(普通精度 PW.A, 較高精度 PW.B)。
長度 (鋼板): 規定了通常長度、定尺長度及其允許偏差(普通精度 PL.A, 較高精度 PL.B)。
不平度: 對鋼板和鋼帶的平坦度(不平度)有嚴格要求,偏差值取決于厚度、寬度、精度等級(普通精度 PF.A, 較高精度 PF.B)和鋼種(奧氏體通常要求更嚴)。
鐮刀彎 (鋼帶): 規定了鋼帶的鐮刀彎允許值。
邊部狀態: 鋼帶邊部可為軋制邊(RE)或切邊(SE)。
重量: 提供了理論計算重量方法(基于公稱尺寸和密度7.93g/cm³或7.98g/cm³,具體牌號有規定)和單張鋼板重量允許偏差(通常為±4%)。
技術要求 (核心章節):
冶煉方法: 一般采用電弧爐、非真空感應爐加爐外精煉(如AOD、VOD)等工藝冶煉。確保成分均勻純凈是關鍵。
交貨狀態:
熱處理狀態:
奧氏體、奧氏體-鐵素體、鐵素體型: 通常經固溶處理(Solution Treatment)后交貨,狀態代號為“S”。這是獲得最佳耐蝕性和塑性的關鍵工藝。
馬氏體、沉淀硬化型: 根據要求可進行退火、淬火+回火或固溶+時效處理等,狀態代號不同(如A-退火, QT-淬火+回火, AT-固溶+時效)。
表面加工狀態: 極其重要! 標準詳細規定了多種表面加工等級及其特征、用途和粗糙度要求(通常用Ra值表示),常見的有:
No.1: 熱軋后熱處理、酸洗。表面粗糙。
No.2D: 冷軋后熱處理、酸洗或除鱗。無光澤表面。
No.2B: 冷軋后熱處理、酸洗或除鱗,最后經平整(小壓下量軋制)。比2D更光滑平整,最常用狀態。
No.3: 用粒度為100~120號研磨材料拋光。有連續磨紋。
No.4: 用粒度為150~180號研磨材料拋光。比No.3更精細的磨紋,用途廣泛(如電梯、家電面板)。
No.5: 發紋研磨(HL)。連續發紋狀磨紋。
No.6: 亞光研磨(Tampico刷研磨)。比No.4更柔和光澤。
No.7: 鏡面研磨(Reflective)。接近鏡面效果。
No.8: 鏡面研磨(Mirror)。鏡面效果。
BA (Bright Annealed): 光亮退火。表面非常光亮,無需酸洗。常用于高要求裝飾或反射部件。
TR (冷硬態): 冷軋后未經熱處理。強度高,硬度高,成型性差。
化學成分: 各牌號的化學成分(C, Si, Mn, P, S, Cr, Ni, Mo, N, Cu 等元素含量)必須符合 GB/T 20878 的規定。這是保證材料基本性能和耐蝕性的基礎。
力學性能:
規定了不同牌號、不同厚度、不同交貨狀態下的抗拉強度 (Rm)、下屈服強度 (ReL) 或規定塑性延伸強度 (Rp0.2)、斷后伸長率 (A) 的最低要求。
硬度 (HV 或 HB): 部分牌號或狀態有硬度要求。
彎曲性能: 部分牌號(特別是奧氏體、雙相鋼)規定了180°冷彎試驗要求(彎心直徑d),要求彎曲后外側無裂紋。
耐腐蝕性能: 不銹鋼的核心價值!
晶間腐蝕試驗: 對部分易敏化牌號(如304, 316等)規定了必須進行的晶間腐蝕試驗方法(如GB/T 4334 E法、Huey法)及合格判定標準(如彎曲后無裂紋)。這是檢驗材料抗晶間腐蝕能力的關鍵測試。
其他腐蝕試驗: 如點蝕、縫隙腐蝕、應力腐蝕開裂等,通常按供需雙方協議進行(如鹽霧試驗GB/T 10125)。
物理性能: 如密度、比熱容、熱導率、線膨脹系數、電阻率等可參考附錄或相關手冊,通常不作為交貨條件。
表面質量: 要求嚴格!
表面不得有對使用有害的缺陷,如裂紋、結疤、折疊、夾雜、氧化皮、過酸洗、欠酸洗、鱗狀折疊、針孔、氣泡等。
允許存在輕微的、局部的、不使厚度和長度超出允許偏差的劃傷、壓痕、麻點、輥印、色差、輕微水跡等。
不同表面加工等級(如2B, BA, No.4)對缺陷的可見度要求不同,高級別表面(如鏡面)要求更嚴格。
試驗方法:
詳細規定了各項檢驗(尺寸、外形、重量、化學成分分析、拉伸試驗、彎曲試驗、硬度試驗、晶間腐蝕試驗、表面粗糙度測量、表面質量檢查等)的取樣部位、試樣制備、試驗設備和具體試驗方法。試驗方法均依據相關引用標準執行。
明確規定了數值修約規則(按GB/T 8170)。
檢驗規則:
檢查和驗收: 由供方質量監督部門進行,需方有權按標準進行復驗。
組批規則: 鋼板和鋼帶應成批驗收。每批由同一牌號、同一爐號、同一厚度、同一熱處理制度和同一表面加工狀態的鋼材組成。對于連續退火爐生產的鋼帶,可由同一牌號、同一厚度、同一熱處理制度、同一表面加工狀態、同一班次的產品組成。
取樣數量與部位: 對化學成分、力學性能、彎曲、晶間腐蝕等項目規定了試樣數量、取樣位置(如拉伸試樣取橫向)。
復驗與判定: 規定了初驗不合格時的復驗規則(通常允許雙倍取樣復驗)和最終判定依據。
包裝、標志和質量證明書:
包裝: 通常采用防銹保護(如涂油、加防銹紙、氣相防銹膜),捆扎牢固,防止運輸中損傷和銹蝕。根據產品特點和要求,有不同包裝方式(如裸裝、木箱、鐵箱、托架等)。
標志: 每捆、每箱或每張(大板)應清晰標明供方名稱/商標、標準號、牌號、規格(厚度×寬度×長度)、交貨狀態、表面加工狀態、爐(批)號、重量、包裝日期等。鋼帶也可在卷內或卷外貼標簽。
質量證明書: 每批交貨產品應附有質量證明書,內容包括供方信息、需方信息、合同號、標準號、牌號、規格、交貨狀態、表面加工狀態、爐(批)號、重量、件數、各項檢驗結果(化學成分、力學性能、晶間腐蝕結果等)、技術監督部門印記等。
標準的意義與應用:
權威規范: 為中國不銹鋼冷軋板帶的生產、檢驗、貿易和使用提供了統一、權威的技術準則。
質量保障: 通過嚴格規定成分、狀態、性能(力學、耐蝕)、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,確保產品滿足不同應用領域的質量要求。
選材依據: 為設計人員、工程師和采購人員提供了選材(牌號、狀態、表面)的標準化依據。
指導生產和檢驗: 為生產廠家明確了生產工藝控制(特別是熱處理和表面加工)和質量檢驗的關鍵點。
促進貿易: 作為國家標準,是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共同技術語言,減少爭議。
更新與提升: 2015版相比2007版,納入了新材料牌號(如439),更新了部分技術要求,更符合當前技術和市場需求。
|